调研总结(林丹敏)

此次支教,我们总共进行了5户学生的家访。

首先是吉顺家,在学校这个学生特别开朗,总是一张灿烂的笑脸,吃饭时,我总可以听到他和我说:“林老师,吃多点!”上我的课他也特别有创意。跟着他在田间小路一路走回家,我们见到了他的爷爷奶奶。他和我们说:爸爸妈妈在外打工,今年暑假带着弟弟妹妹去旅游了。当我们问他,为什么不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时,他说:“因为我想参加夏令营!”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知道,这次支教在他们心里的分量,使我坚定了打磨好课的信念。

接着是钟翰家。我从别的学生口中知道他好像在学校里表现不是很好,我问他:“我可以去你家家访吗?”他说;“当然欢迎啊!”在学校里,我格外关注她他,他的表现也完全让我想不到是一个坏孩子。那晚上,我想:也许每一个孩子只是想要被关注吧。正是对他们的一点点关心,每天的聊天,他们会相信这个世界很温暖。在和他妈妈的聊天过程中我知道他们家也很困难,家里也没有办法一直陪着她。于是,在我在的两周内,我尽量的给到这位学生关注,也许这样的举动微不足道,我却相信我在他内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这个世界很美好!当我看到他在别的老师职业生涯规划课上他写下:我要努力学习……我知道,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最后我们去了瑞运,瑞榜和瑞峰家他们三个是堂兄弟。走进他们家时,我们看到瑞峰在帮爸爸妈妈一起做手工活,见我们来,妈妈热情把椅子搬出来招待我们,爸爸也停下来买了一箱水塞到我们手里,我们和妈妈聊起了家里的一些情况,包括家里的一些经济来源,家庭组成以及对夏令营和学校的一些建议。妈妈提及,瑞峰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常帮助家里人干手工活,言语里尽是欣慰。接下来我们家访的是瑞榜的姐姐。她是一名在都安高中的高一学生,巧合的是,我们支队有几个志愿者也是都安高中,彼此进行交流,学姐们也希望通过自己榜样的身份,给她带来奋进的力量。我们接着问了姐姐关于AI的使用情况,姐姐了解到并使用的AI只有豆包,平时也只是用豆包进行一些画画等创意性场景。此次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AI在农村并不普及,仅高中生,大学生才有一定的认知,而对于父母乃至是祖辈的对AI的了解很少,甚至没有听说过。最后一个是瑞运的爸爸,爸爸是一个特别爱笑的人,操着一嘴流利的壮话,热情地与我们志愿者交谈,和我们聊着家里的一些情况,以及对瑞运成长的一些期许,质朴的话语里,其实满是对孩子的殷切期望。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