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夏日:陌生与亲密之间

“虽然不曾怀疑你,还是忐忑不定”

 

站上讲台,面对着彼此的陌生脸庞,再是大方的心思也很难不变得细腻起来。扮演学生角色多年的我们,也学着“大人”模样,摇身一变,成为了孩子们眼中的“老师”。第一节课,是试探,是感知,是笑与愁。在学生面前坚定而严厉的老师,一进到隶属于“私人领域”的办公室,便变成了忧愁模样:

“我觉得他们不尊重我。”

“教室里稀稀疏疏的讲话声让我没办法集中注意力。”

“我感觉我的声音根本压不住他们。”

当新手老师遇上带刺的学生,初次接触的我们难免于摩擦的伤痕;可温情的心却难以掩盖。那颗或许有些隐蔽却绝不微弱的、温暖的心,一直在孩子们的心里,在我们的心里,等待着……

午日,阳光正盛,闷热而膨胀的空气中,传来兴奋的叫喊声与笑声。球行千里,背对背拥抱,摸石过河,悬崖取水…… 六个简单但不失欢笑的项目,组成了“趣味运动会”的主体。身穿蓝马甲的志愿者老师们,化身各个项目的裁判。“3,2,1,开始!”每声发令中都夹杂着激动的颤抖,一并将竞赛的激情、游戏的欢乐与远离课堂的喜悦,播撒到空气中,感染到每位学生挥舞着的双手中、奔跑着的双腿上。背对背,再将手臂紧紧勾住,两人一组,两两PK…… 在“背对背拥抱”的赛场里,不时上演着学生对战老师的戏码。老师们一改课堂里认真严肃的面容,只听口令一响,尖叫声、加油声、欢呼声,全都揉在了一起。你拖着我,两只脚在天上飞;我拉着你,不小心放走了一只鞋;终于到达终点,却是膝盖先着地,然后跪在地上一笑不起。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催得滴滴汗珠渗出皮肤,却渐渐化去了老师与学生们之间那看似坚固的冰墙,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初出茅庐的我们,努力担起名为“教师”的责任,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小心探索。虚拟的网线联接不起情绪的温度,家访前夕,守着手机,时刻关注着与家长的聊天对话框,紧张的心在收到肯定回复后方得平复。赶着早晨的太阳,我们坐在学生的家里,家长与学生灿烂的笑容抹去了不安与忐忑。我们坐在家里,听阿姨讲述她的故事,看AI是如何融入家庭与教育,而个人又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乘着科技的东风扶摇直上。

“很高兴你们给我家带来了如此青春活力。”

“很荣幸能走近如此温馨的家庭。”

 

我们用相机,记录下这些瞬间。在朝阳初出,欢声笑语溢出教室之时;在夕阳斜照,洒落于步步坚定之时;在风筝迎风盘旋之时,在拼装小汽车奔离指尖之时,在竞拍到人生珍品之时,在展绘未来梦想之时…… 我们用相机,记录明媚、自由、青春、希望、理想与未来。相机之外,日升日落牵挂起平凡日常,上课与下课交替之中,我们接触,我们感受,感受彼此的温度,用这温度融化陌生、脆弱、试探、忐忑、失落与迷茫。

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