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个人总结——黄晨宇

虽然是第二次参加壮苗计划,但是通过两次壮苗计划的对比,我清楚的认识到小学组和初中组之间巨大的差距。本次参加壮苗计划小学组的支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在这次支教之前,我或许是个急性子、是个不擅长与小朋友相处的人,但是来到小学组后,我只能自己不断克服这些问题。

从我的角度来看,小学组和初中组最大的区别在于,小学生年龄尚小,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因此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时他们并不是那么感兴趣,小学生追求纯粹的快乐,当做活动、在课堂上看视频时,能明显感觉到小学生的兴趣,但是从这些环节转向理论教学后,小朋友的兴趣明显下降。

同时,小学生的纪律性和初中生完全没法比,小学生面临的家庭问题也更多。开营初期,有一天晚上吃饭时,突然有一个小朋友跑到厨房和我们说“我爸爸不要我了”,但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正常的家长管教,语气重了点而已。随后我们几位老师对小朋友进行安抚,与校方协商后,由我们送这位小朋友回家,这件事得以解决。

与上一次壮苗计划的经历不同的是,这次壮苗计划我们与当地村委进行了较多的交流,这是本次壮苗计划让我收获最大的一部分。当地的驻村书记来学校考察时,与我们共进午餐,饭后和我们讨论如何发展当地经济的问题。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虽然政策上天天喊着脱贫攻坚的口号,新闻上也不断传来脱贫攻坚的捷报,但是当你真正深入到基层,深入到脱贫一线的工作上,才会明白这其实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脱贫首先要扶志,但是想要改变这个村子老一辈人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只能从年轻的一代开始改变,在我看来,这也是壮苗计划最大的意义之一。但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壮苗计划,这些孩子会不会又变回曾经那样?这是一个未知数,况且壮苗计划对小学组的教学要求不局限让他们向往大山外面的世界,这也是个未知数。如果条件允

许,我建议壮苗计划可以尝试建立与各个支教点的长期联系,了解在参加壮苗计划夏令营之后学生们的学习情况等,或是提供上一届支教队伍的信息,方便未来的支教工作开展,也能更好的因材施教。

从安全员的角度来看,小学组由于大部分学生需要每天回家,管理起来其实并不容易,同时由于村子内不存在派出所,所以学生和志愿者们的安全比较依赖校方和安全员,个人建议,应该给小学组配备更多的男性志愿者,或是有相关经验的志愿者,确保学生和志愿者的安全。

从学生们的反响来看,在小学组的支教中,高年级(五、六年级)对志愿者们讲授的知识理解更全面,给志愿者的反馈也更多。在闭营仪式的时候,所有小朋友都不舍得志愿者离开,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我们的志愿者通过两周的支教,能够与学生们建立深厚的关系。部分志愿者留下联系方式给学生们后,尽管支教已经结束,仍然有很多学生找志愿者倾诉,但是这种情况是否会影响下一届支教队伍的工作开展?壮苗计划是否需要完善志愿者与学生之间联系的规定?

总的来看,小学组的管理比初中组困难,小学组需要更多强势的男性志愿者,由此完成对小学生的管理工作。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需要配备心理专业或是师范专业的女性志愿者,主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导他们正确对待家庭关系、学习压力等。

以上为我参加本次壮苗计划小学组的总结。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