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个人总结——陆骊妃

怀揣着对山野与教育的向往,我随壮苗计划走进弄坤小学,原以为只是一场短暂的支教之旅,却未料这段瑶乡时光,成了我心底最珍贵的成长印记。
初到校园,便被瑶山孩子们的纯粹打动。课堂上,他们总睁着亮晶晶的眼睛,盯着黑板上的每一个字,哪怕是书法笔划,也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尝试,那股对知识的渴求,像山间的溪流般清澈动人。课间时,孩子们会带我去看校园中他们觉得有趣的事物,清脆的笑声在山谷间回荡。最难忘的是午后,我常坐在教室门口制作推文,几个孩子会悄悄围过来,递上自己写的日记,或是送给我小惊喜,那份不加修饰的亲近,让这段在瑶乡的日子满是暖意。
支教的日子里,我总在思考“教育”的意义。我教孩子们写书法、写句子,也陪他们在操场奔跑、听他们讲成长的故事。渐渐发现,我并非只是单向地“给予”——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好奇,反而治愈了我曾经的浮躁。他们会指着远山说“老师,我想考去山外的大学,再回来教更多人”,也会在我失落时,用稚嫩的声音说“老师别难过,我们一起加油”。原来,教育从来都是双向的奔赴,我在陪伴他们成长的同时,他们也在推着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离别的那天,瑶乡飘着细雨,孩子们拉着我的衣角,轻声问“老师还会回来吗?”。我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青山,望着孩子们泛红的眼眶,忽然明白,这段时光早已不是简单的支教经历,而是我与瑶乡、与这群孩子共同书写的成长篇章。往后想起弄坤小学,想起山间的风、孩子们的笑,便会觉得,这场相遇,是岁月赠予我最温暖的礼物。我坚信,在这个夏天播下的种子,在未来会开出繁花,孩子们也会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