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县城关镇民族小学支队7.29-8.2田野日记

高可欣

来忻城的那天,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我和支队的另一位同学坐着摇摇晃晃的大巴,开了四个小时的国道,才最终到了站。

地图上这里是镇的边缘,来的路上我和同学已经给自己打上了心理预防针,以为会拖着箱子走上一公里泥泞的单车道小路。实际上这里沥青路宽敞,新建的给扶贫搬迁户的新小区又高又齐,学校内的设施崭新美观,跟我在市里见到的小学无异,甚至有多于普通城区小学的超多种类活动室(例如跆拳道室、书法教室等等),这一切让我们感到随处可见的“粤桂帮扶”的门牌是的的确确落实下的。

“这些孩子们可能理解能力差些,你们或许需要耐心点,慢慢讲给他们听。”这是开营前一天的小会上学校老师跟我们说的。我连夜修改了我的PPT和讲稿,害怕他们不能理解也不愿意听。

但结果是我多想了。我在跟他们一样大的时候因为一次旅游喜欢上了莫高窟的文化,于是这一次我也想给这些或许县城都没出过的孩子们打开这一个惊艳的佛教世界。他们对我的课堂出奇地感兴趣,每讲一页PPT就会有好多只手乖乖的举起来提问,而且提出的问题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除了被美丽图片吸引,他们甚至会关心沙漠是否会将洞窟掩埋,关心我们的文物为什么会在别人的博物馆。甚至下课了他们还围着我问个不停。课下,他们好奇我的高考,好奇我的大学甚至好奇我的头发,我其实很乐意跟他们分享。真的是很有成就感啊,把我比你们先看到的世界分享给你们。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