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冬晨的世界

作为大四师范生,已经很熟悉走上讲台的生活,所以来这里的第一天我就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身份,很自然的与孩子们相处起来。但走进孩子背后的家庭,还是我第一次的体验。

首先,在选择家访对象时我们就犯了难,在五天的相处中,我已经爱上了这里的小朋友,他们有的乐观开朗,总会在课间积极地邀请老师一同玩耍;有的有些内敛,但总会在课上睁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望着老师,仿佛要把所有的知识吸入脑中;有的特别热心,每次看到老师手上满满的教具,都会马上跑来帮忙……虽然只相处了5天,但他们给予我们的回应和情绪价值超出我们想象太多太多。在多方的考量下和黄老师的建议下,我们最终锁定了班上一位内敛的小男孩,冬晨。每当支教队员们提起这个名字,总会响起一些夸赞声,“噢噢噢,是不是那个上课总会认真盯着老师的小男生”,“他总给我一种踏实的感觉”…….他就是这样一个害羞但对所有事情无比认真的小男孩。

时间来到家访这天,冬晨早早就来到学校,等着带老师去到家里。翻过一个又一个的小山坡,终于走到了一个木房子前,走上楼梯,映入眼帘的就是整整一面的奖状。冬晨家里一共有3个小孩,两个姐姐,一个弟弟,一开始我总会带着一些偏见,对于这样的姐弟组合会怀疑是不是家庭里会有些重男轻女,但这一面奖状无疑在告诉我,是我先入为主了。无论是哪个孩子取得的荣誉,都像是珍宝般被家里贴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向每一个初次到访者无声诉说着:“看吧,这就是我家的孩子,个个都是顶顶优秀的。”冬晨的父母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屋内,屋内的布置简单却整洁,处处透着家的温馨。他们用带着当地口音却满是真诚的话语招呼我们坐下,又赶忙去为我们倒水。趁着这个间隙,我仔细打量着这个家,虽然家具不多,但每一件都摆放得井井有条,墙上除了奖状,还挂着孩子们画的画,虽然笔触稚嫩,却充满了童真和想象力。

坐下后,我们开始了与冬晨爸爸的交谈。从她的话语中,我了解到冬晨从小就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不仅会主动完成作业,小小年纪的他甚至已经承担上了家里做饭的重任。但在交流中,我还是看到了冬晨的另一面,相较于懂事的让人心疼,原来冬晨也是一个会趴在妈妈身上撒娇的小男孩。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在于这个家里虽然不富裕,但每个人都充满着爱,有为了一家生计远赴海南做工的父亲;也有不会说普通话,但会默默为我们端上水、饮料、杨梅、各种水果、甚至是一顿油茶的母亲,我想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行动为家庭付出,表达着自己的爱,才会有在家里还会黏着妈妈撒娇的冬晨吧。

黄老师说,去家访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认可,代表自己成绩不错人也努力,具有榜样的象征。虽然一次家访对冬晨的了解也只是片面的,但希望这样的鼓励能给冬晨带来一些信心,让冬晨能变得越来越开朗,继续不断努力向前,茁壮成长吧!

发表回复